2012年9月12日 星期三

培養語文思考表達力的三個策略



培養語文思考表達力的三個策略

/黃哲豪

     在科技引領潮流、資訊快速擴張的時代,學習受到「速食」主義的影響,求快、求表面的「知其然」事實資訊,不求「知其所以然」的思考瞭解。這種少了思考與內化的學習現象,著實令人擔憂。
     PIRLS閱讀測驗成績中,看到台灣落後於同是華人社會的香港,身為第一線的教師開始不斷反思,要如何才能提升他們的思考力與表達力。然而,閱讀絕對不能狼吞虎嚥,寫作更不行急躁草率,以採取日積月累的活化教學策略,循序漸進帶領學生思考、培養高層次的邏輯思考能力,按部就班地耕耘才是良方。
在文字表達力部分,宜從學習小細節中著手,如:老師或家長可以搭配聯絡簿空白處進行寫作日記,讓孩子反省一天的得失。一開始不求多,目的在激發孩子樂於表達心中想法,然後可以進一步,進行表達力訓練日記,每天設計不同的思考題目、讓孩子將想法有邏輯順序、有脈絡地寫下來。其表達內容可以包含1意見2為什麼?3接著呢?4還有呢?5結語之小小五段論法。「我覺得寫表達訓練日記很重要,因為寫日記可以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而且可以增加自我的邏輯分析,還有也可以抒發自己的情緒,記錄自己的心情,所以我覺得寫表達訓練日記很重要。」一位孩子在日記中寫下這樣的想法。最後,老師和家長可以運用笑臉章增來增強和鼓勵,以形塑此表達的好習慣。
和閱讀結合方面,則可以結合書本設計閱讀學習單、根據書中篇章設計由淺入深的題目,引導孩子將思考後的想法完整表達。「謝謝老師用心的引導與設計,孩子雖然不愛閱讀這樣的純文字小說,但藉由團體的力量,孩子也往前跨了一部,希望若時間許可,這團討分享的閱讀方式能持續進行。」一位孩子的媽媽給老師這樣的回饋。而書單可以透過行政院優良讀物推薦取得,這類圖書通常具有生命教育、品格教育等深刻內涵,可以讓孩子深入思考與體會味書中深刻的含意。
在口語表達力部分,進行讀書發表會,營造出和書本相關的學習情境讓閱讀更有Fu可以小組合作,讓孩子與同伴討論、享受激盪腦力的樂趣。老師引導討論,讓孩子深入思考,透過師長和同學們的討論互動,得以更增強或修正自己心中的想法。然後讓每一組的孩子設計主題,以心智圖海報、PPT簡報或演戲的方式上台報告,如果可以的話家長一同出席,孩子的學習效果會更棒。
     以上介紹搭設語文思考和表達橋樑的三種方式,其運作是需要一段長期深耕的歷程,然而成果卻清晰可見,需要有理想和熱情的您一同加入,為建立孩子分析思考與「言之有物」的表達能力而努力。相信不久後,我們會看到孩子們的成長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