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組)想法:
l 校刊(一年一本,校慶出刊)
l 做出特色:閱讀、寫作(特色宣傳、宣傳特色)(深耕、提升,主動宣傳)。
l 召集及組織各科教學研究會工作。(每週一次)※語文小組可更換人選。
一年級:秀滿 二年級:明芳 三年級:心怡 四年級: 五年級:瑋琇 六年級:毓姝
l 彙整學校垂直銜接與橫向延伸之語文自編教材(如數學組那樣)。
l 定位-橋樑溝通者。
l 語文競賽與活動之籌畫(用心推廣,重視學習過程和成果)(結合特色宣傳)。
l 再推語文活動「說故事」、「戲劇」、「說書人」、「廣播」、「相聲」、「童謠歌唱」、「讀書會」、「辯論」。
l 讀書會的推廣(給實例、求過程、要成果)。
l 巡堂及協助考核教學情形。
l 考查命題工作、建立題庫、學生成績總計與獎勵事宜。
l 教師專業發展:教學實驗及教師進修等事宜並協助教師發表或出版教學及研究成果等。
------------------------------------------------------------------------------------------------------------------------
l 教出中文力(寫作力、表達力越強,越肯定自我的存在)。
l 站在第一線教學者的立場,來思考行政推展的方向。
l 成就自己,不管怎麼努力,只能成就一個人;如果可以成就他人的話,老師可以成就無數的人。
------------------------------------------------------------------------------------------------------------------------
l 圖書館閱讀教育(閱讀可以從中學習實際生活的人情世故)。
l 推親子共讀。
l 推志工媽媽。
l 3-8點私中班的成立
優點:
- 讓華小課程減壓,恢復多元、開放的本質
- 在不影響學校整體教學方向之下,也能有措施來增加考上私校的人數
- 聘請中學名師來小學上課,讓華小教師教學、開放的定位更加清楚
- 讓生私中意願強烈的學生或家長能夠有選擇性並進一步邀請至學校協助(如:國中晚自習運作模式)
- 華小的多元適性選擇方案:一、普通 二、升學 三、留學,定位清楚,符合家長期待。
- 可解決:一、升私中人數叫威格少的問題 二、本位課程可以恢復多元、開放 三、家長取向的疑慮(減少拉力,增加助力)
- 這可算是才藝課程的範疇,可與才藝課合併調查處理
配套措施:
- 國中師資、課程
- 政策宣導、陣痛期
- 下午中英文課時間的挪動(先上中文後全至英文班上課)一、二、三年級可維持現況,四(3-6點)、五(3-6點)、六年級(3-8點)則可依此模式實施
- 數學分組可維持現況或取消,數學老師可以成為私中班的導師(人力資源不閒置)
- 四~六年級課程的調整安排(數學課可調整時段,多一點時間讓學生轉換課室,並且實施點名制度)
利益分析:
- 增加私中課程的學費(約2~3萬)幾晚間在校用餐餐費(一餐55元)
- 人力資源不致閒置,人事成本不會增加
- 比現有制度更能吸引不同取向的家長投資(多元取向)(化阻力為助力)
- 發展華小「特色藝術人文」、「特色閱讀寫作」課程,推向全國,邁向海內外(國際)
- 兼容並蓄的課程(多元、升學、國際)都成為招生的主力,「魚與熊掌皆可兼得」。
語文教學研究會:
一年級:黃秀滿、連綾君
二年級:*李佳玲、林明芳
三年級:何心怡、陳淑君
四年級:*林淑苓、陳願竹
五年級:*林瑋琇、賴瀅珊
六年級:林毓姝、黃哲豪
作文小組:李佳玲(出1.3)
林淑苓(出2.5)
林瑋琇(出6.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