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好書推薦~給孩子的人生先修班(從陪伴到獨立的教養6堂課)

好書推薦~給孩子的人生先修班(從陪伴到獨立的教養6堂課)

賴佳淳寫於 2011年10月13日 14:08 ·
在無形的美好一文中,番紅花寫道:「最好的東西不在物質,
最好的東西是感情和陪伴,是你願意給孩子多少的時間去談一
本書、一隻蟲、一首歌。我們的屋簷下,就是孩子的回憶之屋、
想像之城。孩子有一天會知道,回味爸媽的身影、細數家人共度
的光陰,那就是他這生中,我所給予的最好。」

常有人說,等我賺夠了錢就可以多花一點時間陪伴家人,於是孩
子常常只能看著父母的背影,就算在身邊也是丟下一句:「我好累
你去自己玩。」等到有一天我們覺得應該關注一下孩子時,卻發
現他已經不再需要我們的陪伴了。

這本書的封底這樣寫著:「在番紅花的字典裡,沒有『長大再告訴
你』這種話。許多人生大事,孩子從小就該知道。」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道理不是不能說,是用什麼方式說,以何種態度說。

曾經有個朋友這麼跟我說:「不要跟孩子說道理,也不要去追問孩
子事情的原因,講太多道理,都是引發孩子找理由、說謊、爭辯
的罪魁禍首。」道理與說謊何時有了因果關係? 聽到這句話,當
時我沒有回應,不過,回到家,我呆坐在客廳,我仿彿被打了一
巴掌,我問我自己,原來我做錯了嗎? 我與另一位朋友討論這個
問題,朋友問我:「小禾有因此而為自己的過錯找理由嗎?」我搖
頭說:「沒有,她總是勇於承認錯誤。」朋友又問:「那她有變的
愛說謊嗎?」我又搖搖頭說:「她做錯時總是有很深的罪惡感,就
算當下她可能避而不談,後來她總是會告訴我實情。」朋友笑笑
的說,「那你是在擔心什麼?」是啊!我是在擔心什麼? 每個教養
的方法,所得到的因果關係並非絕對的,就算我學虎媽的教養方
式,我們家小禾也不會是虎媽的女兒。說道理,用什麼方式說,
在孩子心裡發酵的滋味也不同。與其不說,讓孩子懵懂無措,我
選擇用自己的方法。

至於孩子懂的愈多之後,是否會拿這些道理來與我爭辯,說真的
關於這一點,我從不擔心,從小,我就告訴她:「天下事沒有什麼
是絕對的對與錯,權威者講的話不一定是正確的,當有疑問時,
勇於提問,但要理直氣和。」重要的是態度,當孩子與你爭辯時
,表示他在思考,不是嗎? 你希望你的孩子,是個你說往東,他
不敢往西的孩子嗎? 還是孩子他會問你,為什麼要往東呢? 我認
為往西也不錯啊? 還會跟你分析利弊得失呢!

教養真的是個很大的學問,當你想珍愛他,把所有的愛都給他時
,有人會告訴你,你會寵壞他。當你想培養他的獨立性格,讓她
幫忙一些家事時,又有人會說,你怎麼這麼狠心他還那麼小。當
你覺得要讓孩子好好的玩樂時,又有人會跟你說,不要讓孩子輸
在起跑點。想當虎媽,又覺得狠不下心。…就這樣,我們好像是
站在一個陌生的街頭,突然失去了目標,沿途的指示標示混亂的
看不清到底是指往何處。

靜下心來,給孩子足夠的愛與包容,這些養份會讓孩子長成自己
的樣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