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站在學生前面
這本書是一部電影「叫我第一名」的原著,我沒看過電影,不過,這本書真的很值得一
看,作者是一位「妥瑞人」這種神經性疾病是無法自我控制的,身為一個殘障人士,他
卻從不以此當作藉口,在作為一個好老師上,他甚至比許多非殘障者還要更加用心。
他認為:「教育不只是教學生讀和寫,它真正的挑戰在找到方式讓學生看到如何使他真
正的能力表現出來,然後說服他們憑著自己的能力一定會成功,不管過程多艱辛。」
作者有一位學生在他的成年禮上對大家這麼說:「我要感謝柯恩先生(作者)。因為他
驅策我去做我以為自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從來不接受低於我能力標準的成果,對我
的人生有重大影響。」我想對大多數的老師而言,在學生畢業多年後,能從他們的口中
聽到這些話,是身為老師最大的安慰吧!除了父母之外,老師往往是影響孩子一生最重
要的一個人,不論這個老師在孩子的記憶中是好或是壞,他們都會深深的記得,有一回
在天下雜誌中看到一則作家的訪談,那位作家說:「從小到大的求學過程中,我從來沒
遇到一位”好”老師!」哇~這句話真是嚇到我,馬上拿起這篇文章跟老公說:「這句話
真該放在書桌前作以警惕,希望我們的學生不會有一天被訪問時說出這句話。」
作者在書中提到:「作為一個老師,不論教學幾年,都應該持續不斷的成長。」作者並
引用教育家韓特的話:「假如你要覺得有安全感,做你已經知道該怎麼做的事。假如你
要做一個真正的專業人士並且不停的成長…前進到你能力所及的邊緣,這會讓你暫時喪
失安全感。所以當你不十分知道你在做什麼時,你就知道你有所成長了。」
在他參選莎莉˙梅新進教師獎時,他在申請表上寫下:「在第一年的教書經驗中,我有無
數的東西可以教予新進老師。一件很特別的事就是:享受你的教學,看你如何可以改進它
。每個老師有他自己的方法,這正是每人之所以獨特的地方。我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跟著
你的心走。假如我真的採納多年來給予我的善意忠告,我不可能在現在的地方。相信你自
己的心,而且記得你可以有所作為。」
他的努力與堅持造就了他的成功,不過,在這本書中我也看到目前台灣老師的難處,作者
的班上只有19人(11個男生、8個女生),不可否認這樣的人數對許多老師而言是夢想,
因為現況是有的班級人數是這個數字的二倍。作者能一對一的對班上某個特別難教的孩子
予以輔導時,我們的現況是班上可能不只有一個這樣的孩子。
不過,這本書真是一本激勵人心的好書,非常值得一看,不只是老師,身為父母的我們,
也可從中學習看到孩子的長處,鼓勵他永遠不要輕言放棄。
看,作者是一位「妥瑞人」這種神經性疾病是無法自我控制的,身為一個殘障人士,他
卻從不以此當作藉口,在作為一個好老師上,他甚至比許多非殘障者還要更加用心。
他認為:「教育不只是教學生讀和寫,它真正的挑戰在找到方式讓學生看到如何使他真
正的能力表現出來,然後說服他們憑著自己的能力一定會成功,不管過程多艱辛。」
作者有一位學生在他的成年禮上對大家這麼說:「我要感謝柯恩先生(作者)。因為他
驅策我去做我以為自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從來不接受低於我能力標準的成果,對我
的人生有重大影響。」我想對大多數的老師而言,在學生畢業多年後,能從他們的口中
聽到這些話,是身為老師最大的安慰吧!除了父母之外,老師往往是影響孩子一生最重
要的一個人,不論這個老師在孩子的記憶中是好或是壞,他們都會深深的記得,有一回
在天下雜誌中看到一則作家的訪談,那位作家說:「從小到大的求學過程中,我從來沒
遇到一位”好”老師!」哇~這句話真是嚇到我,馬上拿起這篇文章跟老公說:「這句話
真該放在書桌前作以警惕,希望我們的學生不會有一天被訪問時說出這句話。」
作者在書中提到:「作為一個老師,不論教學幾年,都應該持續不斷的成長。」作者並
引用教育家韓特的話:「假如你要覺得有安全感,做你已經知道該怎麼做的事。假如你
要做一個真正的專業人士並且不停的成長…前進到你能力所及的邊緣,這會讓你暫時喪
失安全感。所以當你不十分知道你在做什麼時,你就知道你有所成長了。」
在他參選莎莉˙梅新進教師獎時,他在申請表上寫下:「在第一年的教書經驗中,我有無
數的東西可以教予新進老師。一件很特別的事就是:享受你的教學,看你如何可以改進它
。每個老師有他自己的方法,這正是每人之所以獨特的地方。我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跟著
你的心走。假如我真的採納多年來給予我的善意忠告,我不可能在現在的地方。相信你自
己的心,而且記得你可以有所作為。」
他的努力與堅持造就了他的成功,不過,在這本書中我也看到目前台灣老師的難處,作者
的班上只有19人(11個男生、8個女生),不可否認這樣的人數對許多老師而言是夢想,
因為現況是有的班級人數是這個數字的二倍。作者能一對一的對班上某個特別難教的孩子
予以輔導時,我們的現況是班上可能不只有一個這樣的孩子。
不過,這本書真是一本激勵人心的好書,非常值得一看,不只是老師,身為父母的我們,
也可從中學習看到孩子的長處,鼓勵他永遠不要輕言放棄。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